热点在线丨避免“一选定终身”,那些从就读到就业的AI真相
最近,全网都在热议“XX专业值不值得读”,不同家庭的孩子怎样进行志愿规划避免“掉坑”,“学长学姐现身说法的专业避雷”等。
无论哪个国家,毕业时对所选专业感到后悔的学生都不在少数。毕竟,大学教育资源在全世界都是稀缺的,所以即使有些“天坑专业”与就业市场不匹配,这些“坑”依然都会被新生填满。
(相关资料图)
但谁都不想一毕业就失业,或者投身“地狱模式”的工作。难道不认识神通广大的长辈,付不起昂贵的规划师咨询费,就只能 “一选定终身”了?
其实熟人或网红老师的建议也好,付费的志愿规划服务也好,本质上都是消除信息差,帮助学生多了解一些世界运作的真相。
今日之世界,由AI技术驱动的产业革命,可以说是最具普遍性共识的一个真相。不过,AI相关教育还远称不上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史前时代,大量就读、就业的细节,来自于从业者的切身感受和体验,高质量的分享很少能被大众所接触到。
而了解真相,是学子们做出人生选择的第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来自双一流乃至职业教育学校,大一新生或已经靠AI赚到钱的职场人现身说法,为大家提供一些真实的声音。
AI专业,不等于最优开局
热门、高薪、好就业,是大家对AI专业的主要印象。相比生化环材等知名“天坑”,考上AI专业,是不是代表了大学生涯的最优开局?
第一个真相是:比起理论扎实、积累深厚的传统专业,新兴的“AI专业”可能更难学到东西。
过去几年,AI已经从计算机科学领域独立出来,有了专门的本科专业,也进入了高等职业教育。考上“AI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AI专业”的含金量却未必同步提升了。
如果学生要自学成才或者和老师、本校本专业一起摸爬滚打地成长,你觉得这学费交的值吗?当下很多“AI专业”,就是如此。
随着大量高校AI专业、院系的建立,需要快速填补大量教师,很多教师都是计算机等临近专业抽调过来,可能并不了解AI技术与产,也是“初学者”。其中,AI理论可以很快上手,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机器学习原理等。
但是,让不熟悉AI的老师们结合实践,搞一个落地应用或者做一个具体项目,很多人就犯怵了。
因为真正Coding编程、做模型训练的时候,涉及到大量专业细节的问题,比如调参为什么改了这个、改了那个?为什么调完模型精度还是很低?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才能有感觉。
中部地区某211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该院在2018年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虽然叫这个名字,但老师们还不是太会用人工智能,甚至连python语言都不太会,只是觉得人工智能很有未来,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目的是带着本科生做科创。本科生一考上该大学,还是大一新生的时候,第一学期就开始培训。
试想一下,当学生在机房上机训模型调参,结果老师都不知道遇到具体问题该怎么解决,学习效果会有多好?
众所周知,AI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变化又非常迅猛,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2023年之前,没有人会想到大模型会带火提示工程,prompt会成为技术领域最热门最有价值的就业方向之一。
当老师们都在拼命学新东西,还学不完的时候,学生们更像是在玩一场“养成游戏”。
少有人提的风险:AI学科可能随时被推翻
当然,我们并不想批评AI专业和AI教师。高校教育能够缓解AI人才紧缺,是提升AI人才质量的关键,所以设立AI专业是非常必要的。而任何一个新的专业,都要经历探索、成熟的过程,这无可厚非。
不过,“教学相长”的背后,是AI学科还处于史前时代的现实处境,其中所包含的风险少有人提,却也是学生们应该心中有数、预先准备的:
第一,AI理论基础以后可能会被重构。
以计算机科学为例,拥有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条件,其实还是不成熟、不健全的,大量其他领域的理论,如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数学等糅杂其中。
在某次“AI院长峰会”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跋院士直言,人工智能的理论、通用硬件、软件都还没有,目前掌握的只是有限的一些算法,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已有的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方法,都不足以成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这意味着,AI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可能被废弃,仅靠技能、应用技巧的学习,是无法与其他专业或“社会大学”从业者拉开明显差距的。如何提升这张“本科毕业证”的含金量,就必须在就读期间考虑到了。
第二,AI学科建设的投资可能不足。
人工智能专业虽然是一个新的专业,但是它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就可能拉开比较大的差距。
头部高校有足够的师资和足够优秀的学生,来承接AI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但往下一级,很多高校缺乏大量的老师来支撑专业的教学,对于前沿技术的支撑也不足,那么普通院校的AI专业学生所得到的教学指导、社会资源、校友关系等,相比一些较为成熟的传统学科,可能都会打折扣。
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就读期间,去主动链接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必要的能力。比如说,应该掌握一些用于就业保障的技能,但也不要把一些“技能”看得太重,因为大多数技能、软件的寿命都比你想象的要短,需要以更好的方式重写,所以必须打好基础,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建立自我驱动、自我学习learning to learning的能力,同时积极参与AI企业的活动,到企业参与实践,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端到端解决问题。
非AI专业,或许更有前途
大家可能发现了,看起来很美的AI专业,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专业,只顾理想、不顾现实来选择专业,当然不适合普通家庭、普通学生,但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可能是竹篮打水。
很多人希望选个“好专业”的本质诉求,其实是减少竞争,回避内卷,未来能够找到比较好的就业去向。
讨论这个话题,著名风投家Naval的观点值得反复琢磨:“Escape competition through authenticity … Basically, when you’re competing with people, it’s because you’re copying them. It’s because you’re trying to do the same thing. But every human is different. Don’t copy.”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有原创性,和别人做不同的事情,就可以不参与竞争了。“不要模仿他人,做自己”,这句话听起来很鸡汤,但在AI时代有很强的可行性。
首先,产业AI化的机会。AI是一个综合交叉学科,当一扇扇产业和行业之门被推开,AI会“从天上的云变成地下的雨”,渗透到每一个领域。AI产业和就业机会,在整个智能经济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AI与行业的紧密结合,才是更广阔的天地,非AI的专业和从业者反而可能有更大的机会。
其次,AI门槛降低,行业壁垒更安全。大模型、AutoML等技术持续发展,AI作为一个工具的门槛越来越低。但是,AI要融入千行百业,行业知识和行业专业的知识门槛、经验门槛是非常高的,需要时间去积累,而壁垒高也意味着竞争少,很难被他人或AI替代。
此外,重复工作的消失。AI技术进步,即使是知识劳动的白领职业,比如数据分析师、文秘、翻译等重复性工作的岗位,都在逐步完成智能化替代。也就是说,年轻人不想原创、不想做自己也不行了,因为未来就业市场上可能只剩下AI无法替代的岗位,那就是富有创意的、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个人不可替代的特质会变得愈发宝贵,当然也愈发值钱。
活出不设限的人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自己的专业、兴趣与AI结合呢?我们用几个真人真事来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1.传统专业的刷新
某大学能源专业的一位教师,是刚从海外回国的“杰青”,他参加教学时间不长,但感觉到学生对AI非常感兴趣。
原来,传统学科的就业前景不是特别好,虽然能源行业是支柱行业,就业不是问题,但工作地点一般都在荒山戈壁海上,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低了。
对于本科生来说,新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更多,对就业很有好处,所以学生们对把AI用到传统领域都非常有兴趣。即使毕业后继续深造读研,跨界AI在研究生选专业时也是有优势的,因为各个领域多多少少都会加一点人工智能的东西。
而对于研究生来说,掌握AI也可以让研究变得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能源专业的一些优化问题,需要用到很多很深的数学知识的优化方法,而用了深度神经网络等AI技术以后,算法自动优化可以让研究提高效率,真的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
这位老师坦率地说,“世俗一点讲,现在AI相关的比较热门,从发论文的角度也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是很强的”。
更多传统专业优秀教师开始关注AI、掌握AI、使用AI、教授AI,学生们就会越早从AI中受益,加速AI人才质量的提升。
2.二本少年的逆袭
遇到山东省某所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小冯,是在一个上海的AI开发者峰会上。
原来,小冯发现老家盐场一直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晒盐,靠人工测量水位高度,工人们的工作辛苦。图像识别分析围圈晒盐图像,及时提醒捞盐,大大减轻了盐场工人的负担。
目前,主流AI开发平台都有大量成熟的CV模型可以直接调用,数据标注也有自动化工具来实现,只需要采集原始图像数据,就可以轻松实现这样的应用。
2023年,这样基础的CV应用,别说全国性峰会,可能在本地大学城都略显过时了。小冯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老家盐农的关怀,与AI进行跨界结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AI开发者代表之一,他本人也很直接:我觉得是因为盐场这个场景以前没有人做过,我是第一个想到做到的,所以主办方才会邀请我来展示。
很多时候,机会就是一次勇敢的行动,率先走出校园,走出城市,踏进广袤的产业世界,将自己的特质/兴趣/情怀进行安放,就能打开人生的更多可能。而这背后,是敏锐的洞察、对工人辛苦的共情,这些闪光的能力和特质,成就了小冯改变求学生涯的必然。
3.独立开发者的豹变
不管什么专业,就业才是大多数学子真正关注的问题。其中,时间自由、赚钱丰厚、有成就感的独立个人开发者,是很多人向往而又不知道如何入门的。
小王是我们认识的一位独立开发者,在他看来,这个职业有点像豹子,需要快速、敏捷、能力很强,一般独来独往。
听起来很酷,其实小王是个深度社恐,这十几年没有接触过外人,微信里的联系人只有三十个,包括他的父母、亲属和快递员。
尽管不善与人打交道,但小王也有非常不错的收入,他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呢?
原来,小王的客户是制造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要智能化,不可能去找一家大的软件公司雇一个工程师来拧螺丝、焊电路板,成本负担不了。而中国又有几百万家这样的制造企业,只能靠小王这样的开发者去满足,也足以让小王获得不错的收入。
当然,小王本身能力也非常出色,他从小就参加各种编程比赛,专业就是软件开发,还曾自己创过业。我问小王对想做独立开发者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原本以为他会分享很多技巧,没想到他抛出的话和风投家Naval一样——做自己最好。只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一个人总能在这个独立开发领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挣钱,一定要挣钱,不能纯理想”,小王特意强调了两遍,我听出了他话里的真诚。
面临“选专业”这样的人生重大选择,我们都希望一击即中,有一个最好结果,为此殚精竭虑、求人问道,甚至上当受骗,只为了看到多一点真相,了解多一点事实,少踩一些坑。
任何专家、领导、天才的建议,或许都没有这一个个真实的众生故事更准确、更真诚、更具参考价值。
可以看到,AI时代的人才需求,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AI的技术特性和应用导向,人才可以在学术界、产业界更灵活、自如地流动,AI创新的转化效率和人才培养效果才能更加显著,原本产学研各自为政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所以,AI和其他专业,高校和产业,彼此的融合突破已成必然,双方都在往中间走,“冷板凳”也可以因AI+而变得热乎,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AI、看待教育、看待自己。
人生没有失败,更不可能“一选定终身”。因为智能变革将带来巨大的发展红利,而你是独一无二的人类,你有无限的可能性,你抓住的机遇点越多,人生的容错率就越高。
了解了这些就读和就业的真相,也就自然可以推理出该选什么、该做什么、该学什么。
原文标题 : 避免“一选定终身”,那些从就读到就业的AI真相
标签: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广西信创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信创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 广东工业大学开设首个微专业 打造“小而美”人才培养模式
- 纸浆期货是否有效对冲废黄板纸现货价格波动风险?
- 理文、山鹰发布停机函 包装纸市场涨价100-200元/吨
- 全部合格!广东珠海抽查5批次油墨产品
- 浆系纸种再掀新一轮提价 涨幅达200-1500元/吨
- 保定满城区开展纸制品行业专项检查 规范纸制品企业生产
- 2022年3月14日全国各地区纸厂废纸价格信息
- 包装材料、人工费等成本上升 台湾生活用纸涨价
- 上周木浆系纸品价格均有提涨 箱板纸价小幅下跌
- 景兴纸业2021年营收同比增27.70% 净利同比增41.51%
- 1-2月全国快递业务收入1574.3亿 同比增长13.8%
- 原料成本压力持续上升 浙江多家包装厂产品价格上涨3%
- 3月7日-13日生活用纸主要区域市场周度价格情况
- 安徽出台“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 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 日本卫生纸、纸尿裤提价超10%
- 新加坡超市将对塑料袋收费 至少5分新币/个
- 电子商务兴起 印度纸类包装行业发展趋势
- 2022年1-2月芬兰木材交易同比下滑20%
- 山东造纸行业深入实施“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
- 包装原料价格波动再成热点 揭秘2021造纸上市企业业绩
- 国家统计局: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5%
- 2022年3月18日各地区各大纸厂废纸价格信息
- 江苏开展精准造林绿化 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
- 正隆纸业员工返岗率超95% 预计今年营收同比增10%
- 芬林芬宝劳马新锯材厂将启用自动装载生产线
- 山东一小镇发展纸箱包装生产企业近百家 年产值11亿元
- 打破性别“玻璃天花板” 95岁女院士是“她力量”最佳代言
- 河北辛集市暂停举办体育活动 关闭景区文娱场所
- 红色文物·党史故事 “推出胜利”的小推车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闭馆
- 核酸采样:一位“点长”的50小时冲刺
- 跑道结冰 哈尔滨机场关闭至9日12时
- 北京地铁全面开启车内加热装置
- 黑河市多举措保障疫情期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稳定
- 北京丰台海淀两处管控区域解封 社区工作者收到“暖心礼物”
- 吉林四平一旅游项目违占耕地两千多亩 投资达10亿元
- 湖南双峰27名非法滞留缅北人员被惩戒:小孩回原籍入学
- 江西新增本土“1+6” 上饶增一中风险地区
- 江西上饶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实行封闭管理措施
- 快递旺季遭遇雨雪天气 国家邮政局呼吁理解快递小哥
- 高压、孤独,胆大、心细:手执焊枪的水下“蛙人”
- 掏粪掏了36年,他还在琢磨“新门道”
-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额济纳旗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病例76例
- 坚守在海拔4300多米的“天路保健医生”
- 38年后,他终于知道了家在哪儿……
- 受降雪影响 辽宁鞍山一农贸市场发生坍塌
- 中国舞蹈家协会顶尖教师巡回课堂(重庆站)举办
- 边城战“疫”:夜晚七点的暂停键
- 风雪高原战“疫”长卷 寒潮下的西宁疫情防控观察
-
拟音师:“雕刻”声音的人【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 拟音师:“雕刻”声音的人 闭上眼,90后赵洪泽有时甚至可以通过走路的声音,来判...
-
“双减”之后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何依然火爆
聚焦 “双减”之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何依然火爆 近日,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
大数据助力贫困生成长
探索 大数据助力贫困生成长大数据画像能为贫困生成长带来什么 今年9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
“大漠明珠”驶上发展快车道 塔里木盆地做足生态大文章
塔里木盆地做足生态大文章 “大漠明珠”驶上发展快车道 从塔里木盆地的西北角到西南角,和田...
-
职校生可报考事业单位 搬走职业教育的一块绊脚石
职校生可报考事业单位 搬走职业教育的一块绊脚石 “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可以报考事业单位了。”...
-
打算“双十一”买买买的姐妹 看完这篇再“剁手”
打算“双十一”买买买的姐妹 看完这篇再“剁手” 女性对于保养的热衷超乎想象,不少人只要是听...
-
完美“飞天”仰仗全宇宙最酷飞船试驾员
完美“飞天”仰仗全宇宙最酷飞船试驾员 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开展神舟十三号航天...
-
冠状病毒中损伤血管的蛋白首次确定
冠状病毒中损伤血管的蛋白首次确定 国际战“疫”行动 科技日报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刘霞)不少...
-
新电池结构让飞行汽车成为可能 相关技术将亮相北京冬奥
新电池结构让飞行汽车成为可能 相关技术将亮相北京冬奥会 科技冬奥进行时 搭载全气候电池...
-
H5N8病毒肆虐全球,我国家禽为何“独善其身”
H5N8病毒肆虐全球,我国家禽为何“独善其身” 科技日报哈尔滨11月7日电 (记者李丽云)记者11月7...
-
重庆奉节一民警因公殉职 年仅28岁
中新网重庆11月9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9日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重庆奉节县公安局民警袁华押解一...
-
哈尔滨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
中新网哈尔滨11月9日电 (记者 刘锡菊)9日,哈尔滨市卫健委发布哈尔滨市11月8日0-24时疫情通报:11...
-
成都本地累计在管密接2757人、次密9097人
(抗击新冠肺炎)成都本地累计在管密接2757人、次密9097人 中新网成都11月9日电 (记者 贺劭清 ...
-
成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例 出现1传13特殊案例
(抗击新冠肺炎)成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例 出现1传13特殊案例 中新社成都11月9日电 (记者 贺劭...
-
呼和浩特一学校宿管员扇打学生致双耳鼓膜穿孔 分管校长被免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9日电 (记者 张林虎)9日,针对“宿管员扇打学生致其双耳鼓膜穿孔”一事,呼和...
-
郑州通报8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郑州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消息,11月8日0至24时,郑州市新增阳性感染者3例,均为...
-
新疆阿克苏果农:我们的生活像苹果一样甜
中新社新疆阿克苏11月9日电 题:新疆阿克苏果农:我们的生活像苹果一样甜 作者 苟继鹏 “我...
-
河北辛集开展大规模消毒消杀工作
今天(9日)上午,河北省辛集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辛集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辛彦卜介绍,新冠...
-
河北辛集新增本土确诊11例 已转运定点医院诊治
今天(9日)上午,河北省辛集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辛集市副市长刘士民介绍,2021年11月8日0时至...
-
石家庄深泽县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11月9日,石家庄市召开第1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石家庄市深泽县县长郝英鹏...
-
海口市1例治愈后的境外输入病例复阳 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
中新网海口11月8日电 (记者 张茜翼)海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8日通报称,11...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四川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7日0-24时,四川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5例(...
-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6例
中新网哈尔滨11月8日电 (程岩 记者 史轶夫)黑龙江省卫健委8日发布消息,7日0-24时,黑龙江省黑河...
-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 其中郑州市16例周口市2例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河南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11月7日0—24时,河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郑州...
-
河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河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1月7日0—24时,河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
-
寒潮持续发威!南方气温纷纷触底 强降雪中心转移至东北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8日),寒潮继续南下,持续发威,南方大部最高气温将纷纷触底。强降雪中心将...
-
雪后寒!今日北京晴天回归北风劲吹 最高气温5℃上下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8日)北京晴天回归,但在风寒效应下,“冷”仍然是天气的主题。气温方面,今...
-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均在黑河市爱辉区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黑龙江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1年11月7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
-
寒潮继续影响华东华南等地 东北地区等地有强降雪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寒潮影响,预计11月8日08时至9日08时,黄淮东部、江淮东...
-
辽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例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辽宁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7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20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寒潮影响“加码”:吉林力保电力供应 停课停运范围加大
中新网长春11月9日电 (记者 郭佳 张瑶)连日来,一轮寒潮引发的强降雪席卷中国北方。位于东北地区...
-
常州连续一周无新增病例 10日全市各类学校将错峰复学
中新网常州11月9日电 (记者 唐娟)11月9日,常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学校防控组对外发布,自11月10起,...
-
哈尔滨机场开放恢复运行 计划航班45架次
中新网哈尔滨11月9日电 (仇建 记者 史轶夫)9日12时22分,随着哈尔滨经阜阳飞往三亚的FU6685航班...
-
山西警方抓获6名“摸金校尉” 缴获“虎枕”等大量文物
中新网长治11月9日电 (记者 李庭耀)记者9日从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获悉,上党警方侦破系列...
-
西藏基层第一书记话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网日喀则11月9日电(记者 赵朗)近日,由西藏自治区网信办主办的第一书记话小康活动先后走进山南...
-
内蒙古通辽:强降雪致8个旗县区受灾
中新网通辽11月9日电 (记者 张林虎)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应急管理局获悉,自11月5日起,...
-
成都金堂:医护人取消婚礼坚守岗位 手捧花被送到了战“疫”一线
中新网成都11月9日电 (邹立杨)连日来,华西医院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实验医学科的主检验师易维佳都在...
-
江西铅山新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抗击新冠肺炎)江西铅山新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中新网南昌11月9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
-
辽宁大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生即日起暂缓入校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
-
2021年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涉及多家印刷包装企业
3月1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度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 及一般报告单...
-
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北京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11月7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
-
河北石家庄深泽县7日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为8岁男童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石家庄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石家庄深泽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8...
-
高速封闭、机场关闭、学校停课 辽宁多部门发应急预案应对极端天气
中新网沈阳11月8日电 (李晛 王景巍)7日在寒潮影响下,东北地区局地降大雪。辽宁省气象部门当日连...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云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7日0—24时,云南省新增确诊病例9例,其中境外输入...
-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 “孩子明年要参加中考,成绩一直提不上去,送他读职高,也是一种选择...
-
参与和见证中国水电发展
参与和见证中国水电发展 余吉安的童年是在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的沙捞越州古晋市度过的。家门口的...
-
中国航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
中国航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科技名家笔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
-
8日起 江西铅山县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记者从江西省铅山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为了充分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现定于1...
-
适当“早教”可以,“早早教”大可不必
一家之言 适当“早教”可以,“早早教”大可不必 以前国庆节是放假了,可家家都有娃,放假补...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