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制度机制,让医疗回归治病救人初心

2023-08-14 11:50:19    来源:时代周报

随着近期多名医疗系统人士接受调查,席卷医药圈的“反腐风暴”持续深入。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7月21日至今,不到三周时间,已有近30位医疗系统的“院长”“局长”“书记”被查,其中约半数为已卸任或者退休,范围覆盖社区医院、三甲医院以及卫生系统官员。

医药领域一些腐败分子胆大妄为的程度让人震惊。在中纪委曝光的一起大案中,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以3520万元购入,原院长杨文俊个人从中得到的“好处费”就有1600万元。有院长作“示范”,医院不少中层干部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购买一台机器收1600万元“好处费”,医院的检查费用怎么能够便宜下来?拿了药企的回扣,药品又怎么可能降价惠民?医药领域发生腐败,毫无例外地会以相关人员非法牟利始,以国家财产和公共利益受损终。

面对腐败分子的嚣张,日前召开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明确,将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

与过去的医药反腐不同,本次医药反腐重点突出三个“全”,即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堪称前所未有。

当然,由于“隐形腐败”的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医药反腐的难度。

媒体报道,随着医药分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药代表备案制等医改新政的落地,传统“带金销售”模式也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看上去更合规的学术推广模式。

但所谓学术营销费用在相关企业的支出比例中大幅增长,其中是否含有不当利益输送,监管如何升级,是未来医药反腐的新课题。

医药反腐力度固然要大,制度建设也要跟上。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医改专家李玲教授透露,目前公立医院90%以上的收入都要医院自己去创收。这一数据显示,在多数地方,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

此举必然导致多数公立医院会给医护人员设置创收指标,滋生“以药养医”等弊病,同时扭曲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医药反腐曝出了很多巨贪院长,这与医院的运行模式有很大关系。医疗专业性极强,绝大多数医院里,院长集学术专家和行政领导于一身,其更容易垄断权力和资源。

院长权力大、资源多、收入丰厚,相比之下,基层医护人员的薪酬却难如人意。

《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称,与发达国家医院总支出中约六成用于医务人员薪酬相比,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薪酬支出,仅占总支出的三成左右。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在财政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的同时,当下公立医院制度建设需要从两点发力,一是针对过大的院长权力,要建立有力的制衡,使其“不能腐”;二是要加快薪酬制度改革,重点是要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待遇。

医疗行业责任重大,与之相匹配,医护也必须是有尊严有体面的职业。只有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才能让医疗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质,让患者享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